像我这样优秀的人,本该灿烂过一生
平凡你我,哪里有那么多故事写,所以一直不想写自己。看了重庆某985名牌大学的诗文换酒兄写自己的文章,都是贫苦农民娃出身,感同身受,写几句自己的过往吧。叙事方式都模仿名校才子。
- 故事从高中毕业那一年说起。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,还是有些小激动,虽然只是一个省会城市的普通的二本师范学校,不是啥985211,但感觉自己尽力了。也超过了当年爸爸对我的期许。关于遥远的成都,父母都没有去过,我爸想送我去成都,顺便看看我读的大学是什么样的?记得读初中的时候,我和爸爸进城逛了内江师院,我爸指着内江师院说,你以后能考上这所学校我就满意了。这次我自己认为没有考好,但在父母眼中已经超过他们的心愿了,所以格外高兴。但我还是拒绝了爸爸送我去大学的要求。不是自己想独立,是因为凑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已经是把家里掏空,加上哥哥当老师微薄的工资,才凑足的。我担心他在成都食宿怕他节约钱说不定回家路费都没有。后来我看到有父母送孩子上大学,住学校操场,甚至发生过累死在路上的。虽然没有让 爸爸亲身感受到大学的氛围,有些遗憾,但总比他返回家路上饿肚子什么的强吧。所以读大学时,买了一些大学照片寄信回家略补遗憾。补充一点小插曲,爸爸送我到镇上,长途汽车的老板娘是他小学同学,老板娘对我爸说,当年你学习那么好,因为家里成分没有上成学,你儿子都替你读了更多书,爸爸脸上那一刻的笑容是幸福的。
- 我读大学那时候贫富差距已经很明显,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班级为亲疏,主要还是以寝室。听班上的女生说,部分贫穷女同学在寝室里面受到排挤和欺负。反正男生之间没有那么重的攀比心,虽然能明显感觉同学之间家庭悬殊,但大家相处都还是很友好吧。我们寝室一共七个人,一个陕西扶风的二代,两个成都省会城市土著,另外三个本省农村娃(包括我),一个广西农村娃,大家都是凭高考分数考进这所师范院校,不是点招进来的,(靠关系或多花钱),所以都还是老老实实的读书人,不是耍哥,也没有什么不良恶习。陕西二代人也很不错,经济条件比我们好,一年总要请我们吃几次好的,成都土著同学家也不错,有一年是中秋节还是什么节日,把我们一个寝室的同学都请到家里去,我们估计是白吃,送礼没有都忘了。我们感觉整个寝室,大家都在欺负二代,后来发生了马某爵事件,我们立刻反省,对陕西二代也变得谄媚式的友好了。同一个寝室住久了难免有小摩擦,但整体上大家关系都很好。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下铺的马同学,我住上铺经常掉东西下去,有一次红墨水打倒了滴到下铺了。哈哈哈
3.
关于大学期间,没啥可圈可点的亮色让自己回忆。也许是穷,让大学少了很多回忆。
物质上和大多数同学不能比,不说逛街买衣服啥的,就是吃食堂也感觉到了城乡差距,好像是官二代室友请我吃过小炒,其他都是川师经典3.3元或者3.8元套餐。据说后来这个套餐还火了。在物价飞涨的今天,真的是良心价。还有师范学校学生一个月50元还是多少的补助,也能解决很多顿。
到了大二就开始找机会做家教,尽量少向家里要钱。更多时间学习充实自己吧。
读书的时候,有一些直觉的坚持也许是对的,不去沾染学生会,感觉和学生会的不是一路人,去讨好辅导员和团委的领导,还不如花时间多读几本书。有点遗憾的就是和各科老师也没有啥私人联系,有些学问还是不错。
如果不是为了学分,各种社团也不想加入,为了学分加入了两个社团。大把的时间除了做家教,就是看书。什么历史哲学小说抱起来乱读一通,也不管是否有收获。
在学习成绩上,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不挂科,60分万岁。好像有一两科补考,有一科补考是因为翘课老师点名缺席,她的原则就是只要翘课就不及格,当然英语是轻轻松松过六级,其他科目都是不好不坏。
4.
大概是大一开始吧,就定了一个目标考研,由于信息渠道问题吧,在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之间纠结,于是最后定了某个学校的企业管理,要考微积分和概率与数理统计,还有线性代数。对于一个数学不太好的文科生,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。四年精力耗费在这个考研上,造成了资源极大浪费,这件事给我人生最大的启迪就是,人要扬长避短。
后来北漂遇到了和我差不多毕业,从很普通学校考到名校的法硕朋友,人家很轻松就拿到北京户口,几下就在北京定居,多少有为自己当年固执和执念遗憾。
5.
大学四年很快过去,考研失败,马上得工作。找工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。寝室来自农村四人有三人很快就选择了去广东偏僻县城当老师,成都土著一人去当了消防队的文秘,听说待遇不错,另一个土著不知道从事何职业。我呢找工作一直没有着落,每周末都买成都商报招聘版看,无忧和智联也海投。
不想回县城小地方找个学校当老师,在省会城市的中学也没有机会进去。那就找私企吧,大部分企业都要求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。后来终于在秋天在成都商报的招聘栏上看到一家企业招聘要求:没有硬性的工作年限要求。于是投简历,进了这家外企。在这家公司干了两年多,学到了不少职场的基本技能吧。
6.
工作后
在外企呆久了感觉晋升没有希望,于是辞职到北京去北漂,这期间做了N多种工作,销售,服务行业,最后还是觉得用自己专业所学去谋生吧。进了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,又经过多次跳槽,收入才稍微有些起色。
其中跳槽最频繁的一两年,有时把积蓄用光了,交房租都成问题。也有遇到老板拖欠薪水,恶意不发工资,甚至遇到快过年了干得好好的公司突然老板跑路了。真的不是想卖惨,北漂9年,有两三年过年都没有回家,因为没有挣到钱,回家爸妈脸色都不好看。和妈妈闲聊,妈妈说,你在外面工作还是要努力撒,以后买房什么的我们年纪都这么大了,帮不上忙,要靠你自己。我也只有苦笑,家里没有任何资源可用,在外工作,有时候不是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的。
在外打工最落魄的时候,和高中一些同学聊,他们学的理科当IT民工,进BAT大厂或思科这类外企,几年就在帝都或魔都买上房,我特别感觉学文科无用,常常有一种无力感。
当然后来也有如小说一般遇到多位“贵人”上司的提携,工作也越做越顺利。最后可以不需要工作,也活得很好。才发现当年每一步努力都没有白费。这句话也许像鸡汤,但生活就是这样。
北漂的时候
总之,走出社会,没有背景没有资源,总要经历社会无数次的吊打。才能看清这个社会,工作上,也只有加倍努力,才不至混得一无是处。
像我这样优秀的人,本该灿烂过一生